欢好宫 > 其他小说 > 只为在盛世秀恩爱 > 第255章
    叶如尘提议,“不如另设院职,区于户部司农寺,划田拨地,专供农学研究。”
    皇帝采纳了此建议,顾父也十分赞成,但说到回京,顾父尚还有几分犹豫,叶如尘知道他还惦记着在陇州的田庄,顾父近几年的汗水、精力与成果都在里面。
    “爹,一个人力量有限,若想成大事还需集众人之力,百家之长。”叶如尘并未多劝,道理顾父也是知道的,回京后,有了朝廷支持,可操作空间大了不止几倍。
    换个角度,虽离京多年,顾家根本到底还是在京城,即便顾父不在意这些,也要考虑顾母和团子。
    况且叶如尘秋日期满就要归京述职,届时若皇帝不再冒新念头,他说不定就能实现在京当咸鱼的愿望。
    到时一家人整整齐齐,顾父要么还是回京,要么一个人在外。
    两相权衡,顾父很快有了决断。
    如今刚出冬,还未到播种时,上年的研究记录也做完了。既然早晚要走,现在正是好时候,回京恰赶上好时候。
    皇帝当场下旨,设农科府,划土地千亩,司农业研究,封顾父为农科府卿。
    至于农科府的人手,回京再行安排,将会从今年的新科进士和其他各部选调。毕竟做到这一步,自然不会是顾父一个头带一群没读过书的庄稼汉。
    “怎么这么突然?”听到顾父封官要随陛下归京的消息,众人都吃了一惊。
    叶如尘简单做了解释,大家不甚欢喜,这也是个好消息。
    顾父走了,顾母没有随行,决定留下来和叶如尘夫夫一起,一来舍不得
    小孙孙,担心夫夫俩忙起来顾不到,二来湍水书院还些事宜未安置好。
    顾母第一次正经为人师,对几个班的小学生倾注了心血,放假前不知哪里传出来说明年要换老师,小崽子们哭了好久,把顾母心疼坏了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余下半年安安稳稳,一切顺当。叶如尘的政务没什么好苦恼的,正常完成交接即可。
    划新区、办学院、建工厂、修路等等,虽是他一手带领陇州走到今天,但也是众人共同参与一起完成的。
    规则已定,流程已顺,陇州人才济济,即便走了叶如尘,也不会出乱子。
    顾青辰将[有间书屋]交给了掌柜李福,有间书屋本就归陆家书坊,顾青辰只是代管,起了个新名,只陇州一家罢了,如今要走也不想多事便断得干净,左右会有陆家的人操心。
    而[有间报社]乃顾青辰一手承办,虽有陆家参与合作,但大东家是顾青辰,并在各地开有分社。顾青辰年前就选了知心掌柜,又提拔了几个管事,年后便完全放手,几个月过去,见一切顺当便也安心。
    唯一令人有些操心的当属湍水学院。
    湍水学院往大了说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,志在培养新一代希望,实际就是为了上不起学堂、私塾的学生提供一个机会罢了。
    不比寻常书院学堂,湍水学院自建学之初就存在不少争议。
    比如女子哥儿不用参加科举,浪费名额资源等等。
    学院有年龄限制、婚姻限制就罢了,还不分性别,不为科举,初三毕业不论学成多少,能否考上童生都不会再留。
    这几点至今还有许多人不满,只是有叶如尘这个名誉院长压着,这两年倒也无人敢议论,明面上都是夸得千好万好。
    左右初三毕业最大也才十八岁,在这个年纪考上童生也是不多的,若能考上秀才那必是佼佼者。
    而湍水学院初三毕业不再留人,若学子想继续进学,只能去别的书院就读。
    所以湍水学院和其他书院非但没有竞争关系,还给输送人才,自是不怕被书院打压关门。
    怕只怕,为了培养“人才”,会有外力迫使学院改变现今模式,拒收女子哥儿,以科举为先。
    那就彻底偏离了叶如尘办学的初衷,叶如尘无法保证能杜绝此事发生,但也会尽力而为之。
    当初建学院,打了官府的招牌,但湍水学院决不能由官府把控。
    虽是衙门督办的,但起先说好学院的一切事宜由学院负责,衙门不能随意插手。
    因为叶如尘一直兼任着学院院长,所以湍水学院和州衙多少有些联系,最后半年间,叶如尘将两者关系断了个干净。
    虽说背靠州衙好处多多,但知州几年一换,若每任知州都能任院长,那湍水学院迟早会变得一团糟。
    好在如今学院的老师们皆是精挑细选,品行优良之辈。
    陈山长作为副院长,一直以来对学院管理模式很是支持和上心,将学院交给陈山长,叶如尘也较为放心。
    至于学院未来,就要看现在这批人能做到什么地步了。
    叶如尘不是没想过,如果他回京后有能力在京兴办教育,或许能影响各地域,进而给湍水学院添一把助力。
    但未来的事不好说,即便有机会,这个事情也不是三年五载就能完成的。
    六月,叶如尘的调令就下来了,很快手续办完,秋八月,叶如尘一家返京。
    离开前几日,叶如尘已经无事一身轻,夫夫两人坐着马车,将陇州城各角落转了个遍。
    不舍总是有的,区区三年而已,但对于叶如尘来说,陇州就好似他在这个世界除武同府外的第二个家。
    启程之日,叶如尘不欲惊动旁人,天微亮一大家人就出发了。